您的位置:首页 党建引领 学习园地 内容详情
第一阅读・老西宁
浏览:6075 时间:2016-01-04 来源:西海都市报

昔日的《放学歌》

口述:杨恺

记录:徐瑞

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,西宁的小学都唱《放学歌》,在我很小的时候,常听家中的哥哥姐姐们唱,每天他们从学校回到家中后,仍意犹未尽,在帮父母做家务活的同时也不忘哼上几句。听惯了他们的《放学歌》,感觉《放学歌》朗朗上口、曲调单一容易学。

当时,西宁只有五所小学,分别是女师附小(今北大街小学)、因利乡小学(今西关街小学)、威威小学(今观门街小学)、第一中心小学(今南大街小学)、尕庙小学(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大街小学分校,位于当时县门街中端路北)。每所学校的师生不过几百人左右,所以五所学校所唱的放学歌是一样的,只是各个小学的《放学歌》唱的方式有所不同。有的学校习惯于集合全校师生唱完放学歌后,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排队走出校门,有的学校经常会让学生们边走边唱,一些孩子在学校唱完后仍觉得不过瘾,往往还会结伴而行哼上几句。每当听到巷子深处孩子们嬉笑打闹和带有稚嫩童声的放学歌时,我就知道哥哥姐姐们放学回来了。

《放学歌》是那时候孩子们在校期间唱得最多的歌曲,为了规范孩子们在校时的行为习惯,各个学校对于唱放学歌的形式上十分重视,在歌词的内容上也力求统一。那时候《放学歌》的内容主要强调孩子们对父母的礼节和感恩,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30年代时小学放学歌的歌词:"功课完毕太阳西,手持书包回家去,见了父母行个礼,父母对我笑嘻嘻,你去玩会吧,制服脱下去,再来把饭吃……"我曾问过哥哥当年在学校时他们是如何唱的,在他的印象中每次唱歌就像是一种仪式。每当下午放学后,你会看见不大的土操场上,全校师生穿着整齐的制服,在场的每个人都凝视着主席台,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,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校园,随着歌声响起,照耀在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。当他们唱完后,秩序井然地走出校园。那时候小学的课业负担轻,回到家中后,家长们也不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功课,听着哥哥姐姐们唱《放学歌》就意味着他们回家了可以同我在院子里玩了,时间久了,我也渐渐学会了他们学校的《放学歌》。

上世纪4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,西宁的学校渐渐多了,上学的孩子也多了,所以就没有统一的放学歌了。有的学校的《放学歌》是校方编写的歌词,有的学校是挑一些优秀的歌曲来作《放学歌》,而我所在湟川小学的放学歌也是自创的。我们的《放学歌》的歌词是"夕阳红光似晚霞,小鸟归林我们快回家。哎呀同学想想今天功课学的是什么?哎呀同学想想今天功课做得差不差?老师再见啦啦啦啦。同学再见啦……我们快回家。"

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各个小学渐渐开始唱国歌举行升旗仪式,就这样《放学歌》渐渐消失了。数十年过去了,我仍对当年的《放学歌》记忆犹新,一个个音符伴随儿时美好时光,常常令我回忆良久。

常忆青海情

上世纪60年代末,我们西北林业建设兵团青海独立团的知青,共800多人接到指示,被编入当时的"青海省新生建筑公司"。那时,这家公司就在如今的南山路与南大街交叉路口南侧的一座大院里。公司有一栋两层楼的办公室,三四栋住宅楼,职工近4000人。

1970年初,我被分配到土建六队,当时六队队部就设在原青海省五七汽车配件厂的小楼内。当时,我们不仅承担了配件厂的建设项目,而且还兼顾着青海省中药制药厂(今德令哈路中段)的诸多建设项目。那时,大多数人尚未成家。在工作中,砖工、抹灰工、木工、架子工都是男工,电工、电焊工、钢筋工、机械工都是女工,与此同时,不少女职工还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男职工洗衣服,缝被褥。在工地上,倒茶送水的人中也常常有她们的身影。那时候,我们最高兴的事是晚饭过后去看露天电影,大家自带板凳不约而同来到橡胶厂的大院里(今八一路东段)以及青海煤炭105地质勘探队一侧场地上,这些地方,隔三岔五的就有免费的电影供人们观看。

1971年下半年,我被调到第一施工队。一队的队部就在小桥建设巷内,在此期间,我参与过小桥医院的部分建设项目,参与过原青海省轮胎翻修厂(今朝阳地区)的厂房建设以及青海省热水煤矿的建设,此后,又参与过